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服务竞技体育、大众健康及特殊人群体能需求,助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职业道德,掌握系统运动科学、体能训练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科学指导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大众健康体能训练、特殊人群及特种行业体能训练等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总学分159学分。提前修满学分者可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的年限内难以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经申请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完成学业者,按肄业处理。
1.基本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2.专业知识。掌握体能训练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体能训练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把握学科基础、前沿和特色。
3.专业能力。了解体能训练相关的工作,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体能训练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具备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专业素养。熟悉不同行业或领域的体能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7.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阅读与体能训练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8.社会服务能力。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和公益精神,具备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能够从事与体能训练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
9.应急处理能力。初步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紧急处理手段,以及运动性疾病的预防、紧急处理及运动康复治疗手段;熟悉训练场地、设施、器材等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核心课程包括体能训练理论与实操、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主要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科学实验与讲座、俱乐部与社团活动、劳动教育。
(五)师资队伍
体能训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具有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教师10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含其他副高级)职称教师数2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数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14人。
专任教师团队有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分会常委、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秘书长以及中国体能训练师认证授课专家,6人具有中国体能训练师、8人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体能协会认证,10 余名教师服务奥运会、全运会重大赛事的体能训练与科技攻关任务。
(六)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学校总占地面积28.83万㎡,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37.43(㎡/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1.83(㎡/生),生均教学用房面积为17.54(㎡/生),生均行政用房面积为4.29(㎡/生),生均体育馆面积9.69(㎡/生),生均运动场面积14.94(㎡/生)。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7万元,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6829.12元。学校有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基础实验室6个,专业实验室6个。
2.信息资源: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20552㎡,阅览室座位数1100个,拥有纸质图书74.9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5.92册。
3.实践基地:有校内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169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746人次。其中,可用于该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30个。
4.经费投入:上一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471.73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3686.95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259.14元,生均实习经费187.31元
以上教学条件为体能训练专业的日常教学与实践提供充足的资源与保障。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一)专业建设基础
599比分网 于 1999 年正式开设体能训练课程以来,《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实操》等课程获批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数字化体能训练实验室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体能与健康促进科普基地获批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体能训练中心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精英体育示范引领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等。目前,学校已建成面积达 3000 多平米的体能教学训练中心和体能综合训练馆两个场馆,具备功能完善的体能训练教学、训练、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硬件条件。
同时,体能训练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培育扶持专业,目前已与竞技体育运动队、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在广东省各级各类体校建设了体育科技小院,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联系,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体能训练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奖励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代表学校参加训练竞赛类、学科竞赛类、科学研究类比赛,并获得相应名次,可根据《599比分网 学分制度实施办法》,获得奖励学分。学生在读期间获得与专业发展一致的各类证书亦可获得奖励学分;除此以外获得的其它技能证书、奖励等,经相应管理部门认定,可计入“拓展能力”学分。学生获得奖励学分可以替代“限选”、“任选”、“校本课程”学分。